<del id="7nbdl"></del>

<delect id="7nbdl"><big id="7nbdl"><del id="7nbdl"></del></big></delect>
<span id="7nbdl"><ins id="7nbdl"><pre id="7nbdl"></pre></ins></span>

      <span id="7nbdl"><track id="7nbdl"></track></span>
      <ol id="7nbdl"><output id="7nbdl"><thead id="7nbdl"></thead></output></ol>
      <del id="7nbdl"></del>
      <del id="7nbdl"><ins id="7nbdl"><sub id="7nbdl"></sub></ins></del>

      <var id="7nbdl"><strike id="7nbdl"><del id="7nbdl"></del></strike></var>
      <form id="7nbdl"></form>

      <del id="7nbdl"><menuitem id="7nbdl"><span id="7nbdl"></span></menuitem></del>

      <dl id="7nbdl"><mark id="7nbdl"><span id="7nbdl"></span></mark></dl>

        <span id="7nbdl"><ins id="7nbdl"></ins></span>
          <del id="7nbdl"><output id="7nbdl"></output></del><del id="7nbdl"><big id="7nbdl"></big></del>
          <pre id="7nbdl"><rp id="7nbdl"><p id="7nbdl"></p></rp></pre>

          印刷新聞 印刷技術 印刷展會 印刷詞典 院校社團 印刷企業 印刷雜志 電子書庫

          讓藝術“活”起來 讓藝術為人民服務

          更新日期:2020-10-16

          入選感言:這不是我個人的榮譽,沒有黨的改革開放政策,沒有深圳經濟特區,不可能創造出這樣的業績。躬身于如此美好的時代,能夠把源自于中國的印刷術發揚光大,為人民服務,為國家、為深圳做貢獻,我感到非常幸運。而榮譽也意味著更多的責任,我將繼續闖、創、干,用“工匠精神”為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,推動藝術為人民服務不懈努力。

          一個將藝術、科技、IT技術緊密結合又做到極致的人。這是許多人對“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業創新人物和先進模范人物”獲得者、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的評價。

          萬捷出生、成長于北京,大學畢業后,被分配到北京的一家國企。1985年,懷著對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,萬捷毅然丟掉“鐵飯碗”,來到深圳經濟特區的一家中外合資印刷公司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,萬捷提到,這一決定對他的影響十分深遠:“沒有到深圳,沒有深圳給我的機會和土壤,我可能還是一個國企員工,不可能取得現在的成績?!?/p>

          1993年,懷揣著“試試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印刷怎么樣”念頭的萬捷,靠借款40萬元租賃設備,與幾個同學一起,創建了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。不斷創新、不斷追求卓越的萬捷,帶領雅昌首創“以藝術數據為核心、IT技術為手段、覆蓋藝術全產業鏈”的商業模式,打造覆蓋整個藝術產業鏈的產品和服務,從高端藝術印刷拓展到互聯網藝術信息服務、藝術數據服務、藝術影像和藝術普及教育等領域,當年員工總數不足30人的小公司,已經發展成為員工千余人、國內首屈一指、世界獨具特色的綜合性文化藝術服務機構。

          在此期間,萬捷帶領雅昌13次問鼎被譽為全球印刷界“奧斯卡”的美國印刷大獎,先后斬獲1030余項國內、外大獎,囊括了世界所有頂級印刷技術最高獎項。同時,從《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報告》的印制為開端,雅昌完成了上海世博會、廣州亞運會、深圳大運會、廈門金磚會議、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等眾多國家級印制項目,成為了諸多重大事件中靚麗的“中國文化名片”,實現了“把我們老祖宗發明的印刷,帶到了世界最高度”的夢想。而萬捷個人也榮獲“畢昇印刷獎”“中華文化人物”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”等多項榮譽和稱號。

          9月30日,由雅昌影像與少林寺合作的“少林影像館”正式揭幕,是雅昌用多年打造的藝術專業經驗,傳播、傳承傳統文化的又一嘗試。

          如何保護好傳統文化,讓傳統文化“活”起來,不斷創新、傳承,是全世界文化界的重要課題。萬捷認為,藝術數字化是抵抗遺忘的良方。近年來,萬捷充分利用深圳科創優勢,帶領雅昌打造了全球最大、最全面的有關中國藝術家、藝術品內容的數據庫“中國藝術品數據中心”,成為中國藝術的“四庫全書”,確保珍貴的藝術名作永續傳承。雅昌還自主研發包括雅昌云圖、雅昌VR、博物館展覽、博物館導覽在內的多款數字化產品,與包括中國故宮博物院、中國國家博物館、西藏布達拉宮等在內的文化機構達成深度合作,讓故宮等博物館及眾多文物“活”起來、更精彩。

          此外,萬捷帶領雅昌創建“雅昌藝術網”,使之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;建成國內最大的世界藝術文獻及出版物收藏主體雅昌(深圳)藝術中心;打造個性影像制品專業定制平臺“傳給雅昌”,“讓影像藝術之美走進每個人的生活”。

          萬捷還熱心公益。他創設雅昌藝術基金會,通過藝術大講堂,流動美術館以及點亮孩子藝術夢想的雅昌藝術圖書館公益行動,促進藝術普及教育發展。同時, 作為第十一、十二、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,萬捷還通過全國政協的舞臺,為推動環境保護和藝術品拍賣規范化等積極發聲。

          躬身國家改革開放大潮,于改革開放試驗田創新創業,萬捷坦言自己非常幸運?!拔磥?,我們將繼續改革創新,專注藝術產業鏈服務,推動文化產業發展,讓老百姓更好、更便捷地享受高質量的藝術服務!”萬捷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