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del id="7nbdl"></del>

<delect id="7nbdl"><big id="7nbdl"><del id="7nbdl"></del></big></delect>
<span id="7nbdl"><ins id="7nbdl"><pre id="7nbdl"></pre></ins></span>

      <span id="7nbdl"><track id="7nbdl"></track></span>
      <ol id="7nbdl"><output id="7nbdl"><thead id="7nbdl"></thead></output></ol>
      <del id="7nbdl"></del>
      <del id="7nbdl"><ins id="7nbdl"><sub id="7nbdl"></sub></ins></del>

      <var id="7nbdl"><strike id="7nbdl"><del id="7nbdl"></del></strike></var>
      <form id="7nbdl"></form>

      <del id="7nbdl"><menuitem id="7nbdl"><span id="7nbdl"></span></menuitem></del>

      <dl id="7nbdl"><mark id="7nbdl"><span id="7nbdl"></span></mark></dl>

        <span id="7nbdl"><ins id="7nbdl"></ins></span>
          <del id="7nbdl"><output id="7nbdl"></output></del><del id="7nbdl"><big id="7nbdl"></big></del>
          <pre id="7nbdl"><rp id="7nbdl"><p id="7nbdl"></p></rp></pre>

          印刷新聞 印刷技術 印刷展會 印刷詞典 院校社團 印刷企業 印刷雜志 電子書庫

          用意志支撐新一回合的挑戰

          《印刷人》第256期 陳政雄 更新日期:2020-08-13

          過千禧年,臺灣面臨多次的危機,一是1999年9月21日的車籠埔大地震,不只數以千億計的財產損失,更有2,400多人死亡,上萬人受傷,這樣翻天覆地造成數萬棟房屋倒塌的巨大災難,臺灣人們憑無比勇氣及意志力,群策群力又在這一塊土地重建、恢復生機。2001年紐約世貿中心雙子星大樓遭遇恐怖攻擊,使美國完全停止空中交通,當時臺灣印刷同業正在芝加哥參加印刷展,一行十二人等了八天才有飛機飛到舊金山。到2008年雷曼兄弟銀行的次貸風波,正在全世界金融市場產生巨大的衰退,臺灣經濟也挺了下來。

          自從2003年全球華人地區,由于廣東地區吃果子貍引發非典型肺炎的流行,包括中國南方、香港、臺灣、新加坡、溫哥華等華人地區,都深受非典疫情之害,風聲鶴唳。這次新冠肺炎(COVID-19)的流行,應在2019年秋冬之際就有疫情發生,在2019年12月底臺灣派專家去武漢調研,但不得其門而入。事實上中國國家口徑一致,表明是以動物傳人、沒有人傳人的傳染顧慮,但這一種以木門擋火的舉動,卻換來疫情的大爆發,在2020年1月23日湖北及武漢下達封城令。在中國是言論、人民行動、資源控管,都極端受政府掌控,雖一時間疫情快速爆發出來,但也只有中國可以十分絕情的阻絕、隔離,所以中國反倒是最先走出疫情恢復生產、生活及休憩的國家,反倒是歐洲、美國都在這一次新冠疫情受創極嚴重。我們不去討論各國防疫、國民配合及醫療體系,但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,世界的全球化經貿體系在這次疫情中幾乎瓦解中斷,各國必須重新考量「自給自足」的生產供應體系,單單以口罩這一個項目,臺灣口罩國家隊打了漂亮的一仗,保護國人健康,也有幾家印刷廠也爭取到加入這一個獲利不錯的國內口罩商機,而且六月份之后有口罩外銷商機,真的眼明手快。

          一個人不怕跌倒,而是在跌倒后如何重新站起來,以眼睛看清目標及方向,就算腳傷了也須一拐一拐的再向前走,到有救護的地方去,把傷先處理好,再繼續往前走,這一種信心和勇氣比那一些受沖擊后就站不起來的人,還要有更大機會,每一次難關試煉下,能留存下來的人才有明天。

          明天是不同市場、不同布局,若觀光客不來買東西,我們東西是否可以從網絡上去發展呢?在阿里巴巴平臺上,每天約有3萬名網紅尋求商機,但能成功的人太少了!而我們是否也有能力去做,當那些少數的幸運兒呢?否則在較熟悉市場找一些新客、新市場才是王道。格力電器董明珠董事長,也放下老臉當起網紅,在網絡上促銷自己的產品,3個半小時創造出10億人民幣(約43億臺幣)的銷售成績。所以我們應多表現自己的優點,把數十年來核心的能力、精神再活化,否則一直緬懷過去那是一點價值也沒有,生存是活在當下、探詢未來的新路。